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|
诗给我们的信息,有些在字面上,一读便知;有些则是潜在的,从字面看不出来,但分析之后,又发现它的确存在,这样的信息叫潜信息。具有潜信息是诗的——种美,是诗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本质特征。如果不能充分读出来诗的潜信息,当然也就不能够很好地理解诗了。 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就内含着丰富的潜信息。 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人海流”这两行诗,只10个字。这10个字除了字面的理解,至少还告诉了我们如下7个问题:“山”是什么样的山,写诗的具体时间,当时天气怎么样,是实写还是虚写,作者做了哪些动作,作者处于什么位置,作者心境怎么样。 一个“依”字告诉我们,山是高耸的,因为太阳是“依”在山上,而不是落在山上,太阳可依的山一定是很高很陡了。太阳的“尽”是因为依山,没有山,太阳还不会尽,这个时候只是太阳偏西,但还没有到黄昏日暮。
“白日”,什么情况下出现白日呢?早晚的太阳是红的橙的,其他时间是耀眼的,是不可直视的,只有灰蒙蒙的“假阴天”,才可以直视,才看得出白日来,
“白日”说明天不是晴朗的,但又不是山雨欲来。这种天气,小的物体不清晰,自然引出了人的远望,作者向西向上望见的是山和日,向东向下看到的是黄河在流,他是在东西、上下地望着。这个时候,他的位置一定是在高处。
“白日依山”是作者所见,是实写; “黄河人海”就不是所能看到的了,是想像,是虚写。 再看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 据宋人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记载“河中府鹳雀楼三层,前瞻中条,下瞰大河。”许多人认为,作者写诗的时候是在楼的第二层,真的是这样么?这还得从诗本身所给的信息来看。 “欲”是所想,并非所为, “更”是想做,并非现实。—‘个“欲”字,告诉我们,作者登楼的目的是“欲穷千里目”,要的是看得更远。可是如果说诗人明明知道这楼共有三层,却只登到二层就停下来写诗了,这就不合逻辑了。既然是“欲穷千里目”,又是有楼可上,那就直接“更上一层楼”好了,就用不着“欲”了。所以说,作者不是在第二层写下了这首诗(或者说是构思了诗,产生了写作欲望),而应该是上到了楼的最高处第三层。为了看得更远,王之涣一气上到了最高的地方,可是,还是觉得不够高,这时他才有了 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的想法——这要是能再有一层楼该是多好啊!
据考证,这首诗是王之涣赶考时路经山西蒲州(现在山西永济市)鹳雀楼时写下的,年轻的诗人意气风发、踌躇满志,正是想干一番事业、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,这样的处境写出这样的诗,完全是内心真实感受的流露。 |
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