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目录
回首页
妙不可言,李白的“孤帆”


  
  李白的诗中,有两处人人熟知的“孤帆”:一个是《望天门山》的“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”,——个是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的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”。对这两个“孤帆”,有的人一带而过不加解说,有的人认为是船的借代,这真是浪费了好诗。其实,这两处“孤帆”就是孤帆,而且都有妙不可言的诗美。

  《望天门山》,从“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”,到“两岸青山相对出”,写的全是极其宏大的场面:楚江、天门山,全是大的,这就是画面的背景。山的颜色是青的,水的颜色是碧的,这就是背景的主色调。可是到了“孤帆一片日边来”,忽的一下子,场面收缩到了“日”这一点上,这时的“日”,是贴着碧绿的水面的,但并不是圆,只是一小块儿的鲜红。一小块儿的鲜红与背景的青绿,形成了强烈的色
彩反差。可是,诗人并没有就此罢休,又让红日上有了一小点儿的白,这白点就是“孤帆”。这是场面的又一次收缩。至此,贴着水面的红日加上刚刚露出的一片白帆,与前面青山碧水的宏大场面,形成了强烈的反差。从场面上是宏大的面到小小的点,从色彩上是冷色的蓝绿到暖色红白。所谓的画龙点睛,这“孤帆”的使用就是最典型的点睛。


  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 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”,这个“孤帆”更不可以解释为船。

  朋友已经远去了,李白并没有回转,李白仍在目送。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”,就是在写目送朋友。一直目送到了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”的时候。由船启航到渐渐远去,诗人已经伫立了许久。起初,他是盯着人的,人看不清楚了,他又盯着船,船不见了,他又盯着帆。诗人就抓住了一个瞬间,就抓住了“孤帆远影碧空尽”这个镜头:眼看着,负载着朋友的船体不见了,进入了水平面;白帆一点儿一点儿小了,也一点儿一点儿进入水平面了;最后,剩下的一小点点白色也在碧空中消尽,只剩下滔滔长江与天空相交的那一条线了。可以说,李白与孟浩然的最后分手,就是在那只剩了一个小白点儿的“孤帆”上。朋友走了,李白定有千言万语要表述,可是他在诗中什么也没说——用不着说了,目送到船帆渐渐进入水平面了,还仍望着空无所有的水天之际,这已经全说了。



回目录
回首页